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新闻,频频出现在媒体上。
猝死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二三十岁,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,也是渐渐成长为家庭支柱的年纪,可猝死的阴影却逼近了他们。
这么多的年轻人骤然离世,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记者采访了多位对猝死有着研究的医生,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,他们认为,猝死更多时候是人体内一种不为人知的因素导致的,但诱因不少是过度疲劳。而猝死的年轻化,与工作压力大、精神紧张、生活不规律、熬夜、疲于应酬、酗酒、抽烟,都有关联。
常年接触猝死病人的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周法根,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他也借助本报呼吁:
一些中青年人平时没什么疾病,但在工作压力增大、持续熬夜等疲劳状态下,很容易诱发潜在的心源性疾病。
年轻人遇到胸闷、咳嗽、心跳过快等症状时,要及时就诊。杭州不少医院急诊室接到的年轻猝死患者,很多有这样的隐患。
“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,但一般来讲,猝死最大的可能是心源性的,比如心肌梗塞,恶性心律失常。一些人认为自己年轻、精力好,常常透支体力,感觉到憋闷和疲劳时认为只要稍事休息就行了,殊不知,有些不适的状态就是疾病的前兆。”
周主任介绍,猝死已趋于年轻化,“如果有心源性的疾病,哪怕年纪轻的人发病也很凶猛,这不在年轻还是年老。”
有调查显示,我国年轻人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。如北京、上海、河北和武汉等地,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6岁,高分布人群在20岁到30岁之间,其中男性比女性高4.9倍。
冠心病发病率上升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、精神压力大、学业紧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。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高血脂、肥胖人群增加,吸烟“队伍”庞大,此外,高热量、高脂肪食品在人们食谱中比重的增加,不科学的膳食安排,也是引发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原因。